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纪录片《冲天》观后感

【简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纪录片《冲天》观后感,供大家阅读参考。在此,感谢网友“能为而不为”投稿本文!

 

 资讯

篇1:纪录片《冲天》观后感

纪录片《冲天》观后感

――田子炫 高一(二分厂田丽之女)

想用本片序言作为开头:“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他们战斗在云霄。胜败一瞬间。他们必须无所畏惧,但也无所遁逃。他们是螺旋桨时代的最后一批战斗机飞行员,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以及生死,都在目视可及的范围内,一如十九世纪的贵族决斗。”

这些“冲天”者指的是1937年~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平均年龄20多岁的第一批中国空军。后世却鲜有人知,他们的故事,除了他们的家人记得,还有谁记得?就像影片中,林微因所写的长诗《哭三弟恒》那样:“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们牺牲是为了谁?”看了此部分不禁再生出“将军坟前无人问”萦绕心头的不解。

这所由国民政府在杭州笕桥成立中央航空学校的校训,在全球上都未尝有过、举世无双:“我们的身体、飞机和子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此校训则说明踏进此门,冲上天空,就要面对死亡的威胁,死神将要向你招手。加上飞行员未满28岁不得结婚的要求,使爱情成为他们的奢侈品。其中刘粹刚与许希麟的.故事深抨我心。也因这奢侈,刘粹刚与许希麟深厚的感情也让队长高志航有意成全了他们。终于在刘粹刚23岁的时候俩人喜结连理,结为夫妻。

在1937年10月,刘粹刚受命防卫南京领空,许希麟也跟着搬到了南京。这一天日机来袭,飞行员们紧急升空迎敌。所有人都躲进了防空洞,许希麟却逆着人流跑到了阳台上。她不停地寻找着一架编号2401的战机――也就是他丈夫的战机。激烈的空战中,她知道他与自己随时都有可能丧命,但是强大的爱情让他忘记了这些,只是紧紧地盯着那架战机。她看着自己的丈夫在最后关头以技巧扭转取胜,将追赶他的日本战机击落。那一刻,她瘫坐在地,心中有说不出的欣慰与心疼:“多少快乐多少心酸的泪”。这里足以看出来他们的鹣鲽情深。还有第二天丈夫回来时笑着问她“你都听说了?”,许希麟说,不,我全看到了。你在天上拼命,我却躲进防空洞,我觉得这是我生命中最大的讥讽,我做不到。”

他们的生命如同片一位老飞行员所说,“飞回来的就回来了,飞不回来的就飞不回来了。他们每一次升空作战可能都是最后一次起飞。”

在大陆,没有人记着他们。

在台湾,没有人提起他们。

但,他们却存在我们心中

篇2:纪录片冲天观后感

看到张导的这部《冲天》,真的是心中激荡着很多情绪。关于家国情怀,关于爱国,关于为国牺牲的这些感动,我也充盈于心,但我现在,想说一点不一样视角的东西。

当我看到飞行员写给妻子的信,我想到了林觉民的《与妻书》,同样是,虽然对妻子有着深沉的爱意,但是为了国家还是要去做牺牲,这一点让我感动,而更加感动的是,妻子遵从了丈夫生前的愿望,创建了学校,服务于飞行员子弟。

很多很细致的地方,包括电影中提到了贵族精神,也提到了人道远征,其实令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日本的神风特工队似乎也是一样的悍不畏死,也是一样的为国牺牲。在日本文化里,他们好像也被认为是英雄,那么,我国的飞行员和日军飞行员,我国人民与日本人民最本质上的区别在哪里呢?其实就在这个“贵族精神”上,在我们的大情怀上。

我其实最感动的是陈曼的那封信,这可能是被很多人忽略掉的细节。她作为一个飞行员的遗属,却将心比心(心理学的同理心)想到敌方的遗孀,对她表示了同情和关怀(在影片的最后有寻找日本遗孀的照片),这种大情怀令人十分感动。

电影中多次提到梁思成林徽因与飞行员的渊源,我也想起来一个他们的故事。林徽因的弟弟林恒在抗日战争中牺牲,按理说国仇家恨,怎样也不该对日本这个国度报有一分同情,可是,在美军轰炸日本的前夕,是梁思成想方设法保存下了京都和奈良的建筑。作为一个爱护家庭,关心妻子感受的丈夫,他不是不知道他的举动对妻子的影响,可是他还是做了,为了他心中的一份大情怀。

爱国情怀是激荡在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情怀,可是我还看到了比爱国情怀更伟大的情怀,就是真正心怀天下的一种情怀。我们一直说的是,恨“日本鬼子”,恨日本军阀,可是不恨日本普通民众,因为知道他们也是战争中的受害者。

每个人都在追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些年轻帅气的飞行员,他们人生的意义就是以生命来报效这个国家。媒体从业者的人生意义就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是以艺术手段潜移默化地去影响观众的世界观。心理学者的人生意义就是减少大众的苦难感受,提升生活的幸福感,让社会更加和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认真做好自己的本分其实也是一种爱国,甚至是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另外,从拍摄技巧上来看,导演的手法很漂亮,动画运用非常巧妙,画面一下子就生动鲜活了起来。用了很多的慢镜头,还有特写镜头,让镜头语言的力量一下子感染了观众。用地图与影像交叉的一个方式呈现画面,直观,立体,生动。

用了很多对比,浪漫的动画画面与残酷的现实影像的对比,让现实更加悲凉残酷,再配上如泣如诉的提琴声,把人的情绪烘托到了一个高度。这不是生硬地煽情,而是润物细无声的一种感动。

结尾的,民国风情的歌曲,蓝天白云中,飞行员的照片一幅幅闪现,把人们的情绪烘托到了一个高度,又是一个有力的点题。

觉得以前真的是孤陋寡闻了,确实想象不到纪录片能做到这个水平,观影效果完全不亚于院线大片。由衷地想要致敬导演,致敬所有工作人员,是你们的努力,做出了这么好的作品,感谢!

篇3:纪录片冲天观后感

冲天,什么冲天?飞机、豪气、青春、国家要冲天。冲破那战争的重重雾霭,只为见到家国复兴那一轮明日。

从这拍摄手法来看,由史诗照片,纪录片,动画片,旁边等等组成。动画片的加入非常的有新意。使得影片平滑。给予人们想象提供了平台和依托。毕竟我们没见过空战场面,更不能揣摩飞行员的心里。动画片+旁白,使人舒服而又适宜的。

飞行员,是高大上的,对我们来说。健康的健美的外形,优沃的收入,无一不是吸引人的。如片尾一位抗日飞行员的女朋友说的那样:“我很羡慕你在天空,觉得离上帝比较近,却没有死亡的幽谷。”而飞机那窄窄的舱室不就是飞行员们的幽谷么?是别人的`也是自己的。

从抗日空战一隅可见,我们的中国为抗日贡献了大批的年轻人,一批一批的。他们不恐惧的么?有一位说过“我们在远离极远的天空中我们的痛苦和喜悦只有我们自己孤单的享受。同时在痛苦的事向我们围攻时,不容许我们去回忆和思索任何一件事”包括死亡和恐惧。也许有的,那也许在无数个零星的夜中的,那是怎样的煎熬,和怎样的男子汉呀。

他们是英勇的,他们击落的、击毁的1200多架敌机与自生近1000架飞机的损毁便是他们的丰碑。他们是机敏的,有周志开以一敌八,带走三架敌机而自己未亡的战绩。这大概也是中国精神的一隅吧。

篇4:冲天观后感

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他们战斗在云霄。胜败一瞬间。他们必须无所畏惧,但也无所遁逃。他们是螺旋桨时代的最后一批战斗机飞行员,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以及生死,都在目视可及的范围内,一如十九世纪的贵族决斗。 纪实电影《冲天》以1937 —1945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全面战争为大背景,来呈现这群年轻人的爱恋、荣耀与存亡。

影片提供了很多数据,“开战不到半年,中华民国空军击落近百架敌机,但也损失了将近一百名第一代的飞行员。这一百名飞行员,有的来自顶尖学府,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出身名门望族,他们之中每十个就有六个在战争初期牺牲,平均年龄23岁。”这些冰冷的数据,看过之后便会被人们所忘却,但动画短片为我们呈现出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年轻飞行员们的爱情故事、书信以及英雄事迹,揭开一段段尘封的历史,勾起一缕缕悠远的回忆。

其中最打动我的林徽因的《哭三弟恒》中写道:“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啊,弟弟不要伤心,你已做到你所能做的,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的言语,算作是诗来追悼你,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咙多哑,你永不会再回来了,我知道。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只因为你还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是啊,在这个和平年代,谁会记得在历史书中记载过的、未记载过的,一个个战争里陨落的、渺小而又伟大的生命?他们不仅为国捐躯,也为和平捐躯。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巨人,这个民族的英雄。他们应该被世人铭记,因为他们为和平付出的青春年华和生命。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但他们仍旧义无反顾的奔上战场,放弃了自己的前程,家庭,爱情。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篇5:冲天观后感

想用本片序言作为开头:“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他们战斗在云霄。胜败一瞬间。他们必须无所畏惧,但也无所遁逃。他们是螺旋桨时代的最后一批战斗机飞行员,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以及生死,都在目视可及的范围内,一如十九世纪的贵族决斗。”

这些“冲天”者指的是1937年~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平均年龄20多岁的第一批中国空军。后世却鲜有人知,他们的故事,除了他们的家人记得,还有谁记得?就像影片中,林微因所写的长诗《哭三弟恒》那样:“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们牺牲是为了谁?”看了此部分不禁再生出“将军坟前无人问”萦绕心头的不解。

这所由政府在杭州笕桥成立中央航空学校的校训,在全球上都未尝有过、举世无双:“我们的身体、飞机和子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此校训则说明踏进此门,冲上天空,就要面对死亡的威胁,死神将要向你招手。加上飞行员未满28岁不得结婚的要求,使爱情成为他们的奢侈品。其中刘粹刚与许希麟的故事深抨我心。也因这奢侈,刘粹刚与许希麟深厚的.感情也让队长高志航有意成全了他们。终于在刘粹刚23岁的时候俩人喜结连理,结为夫妻。

在1937年10月,刘粹刚受命防卫南京领空,许希麟也跟着搬到了南京。这一天日机来袭,飞行员们紧急升空迎敌。所有人都躲进了防空洞,许希麟却逆着人流跑到了阳台上。她不停地寻找着一架编号2401的战机——也就是他丈夫的战机。激烈的空战中,她知道他与自己随时都有可能丧命,但是强大的爱情让他忘记了这些,只是紧紧地盯着那架战机。她看着自己的丈夫在最后关头以技巧扭转取胜,将追赶他的日本战机击落。那一刻,她瘫坐在地,心中有说不出的欣慰与心疼:“多少快乐多少心酸的泪”。这里足以看出来他们的鹣鲽情深。还有第二天丈夫回来时笑着问她“你都听说了?”,许希麟说,不,我全看到了。你在天上拼命,我却躲进防空洞,我觉得这是我生命中最大的讥讽,我做不到。”

他们的生命如同片一位老飞行员所说,“飞回来的就回来了,飞不回来的就飞不回来了。他们每一次升空作战可能都是最后一次起飞。”

篇6:冲天观后感600字

想用本片序言作为开头:“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他们战斗在云霄。胜败一瞬间。他们必须无所畏惧,但也无所遁逃。他们是螺旋桨时代的最后一批战斗机飞行员,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以及生死,都在目视可及的范围内,一如十九世纪的贵族决斗。”

这些“冲天”者指的是1937年~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平均年龄20多岁的第一批中国空军。后世却鲜有人知,他们的故事,除了他们的家人记得,还有谁记得?就像影片中,林微因所写的长诗《哭三弟恒》那样:“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们牺牲是为了谁?”看了此部分不禁再生出“将军坟前无人问”萦绕心头的不解。

这所由国民政府在杭州笕桥成立中央航空学校的校训,在全球上都未尝有过、举世无双:“我们的身体、飞机和子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此校训则说明踏进此门,冲上天空,就要面对死亡的威胁,死神将要向你招手。加上飞行员未满28岁不得结婚的.要求,使爱情成为他们的奢侈品。其中刘粹刚与许希麟的故事深抨我心。也因这奢侈,刘粹刚与许希麟深厚的感情也让队长高志航有意成全了他们。终于在刘粹刚23岁的时候俩人喜结连理,结为夫妻。

在1937年10月,刘粹刚受命防卫南京领空,许希麟也跟着搬到了南京。这一天日机来袭,飞行员们紧急升空迎敌。所有人都躲进了防空洞,许希麟却逆着人流跑到了阳台上。她不停地寻找着一架编号2401的战机——也就是他丈夫的战机。激烈的空战中,她知道他与自己随时都有可能丧命,但是强大的爱情让他忘记了这些,只是紧紧地盯着那架战机。她看着自己的丈夫在最后关头以技巧扭转取胜,将追赶他的日本战机击落。那一刻,她瘫坐在地,心中有说不出的欣慰与心疼:“多少快乐多少心酸的泪”。这里足以看出来他们的鹣鲽情深。还有第二天丈夫回来时笑着问她“你都听说了?”,许希麟说,不,我全看到了。你在天上拼命,我却躲进防空洞,我觉得这是我生命中最大的讥讽,我做不到。”

篇7:冲天观后感600字

这是一次学校讲堂活动,同一群或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看的一个片子。讲述中国民国抗日战争时期,空军的相关故事。很震撼,很干净,影片没有刻意的讲述关于政治之类,没有倾向感,平静的又不平静的讲述当国家陷入危机,年轻人们为国家奋不顾身的故事。当一个个年轻人冲上蓝天,远离家人,远离故乡,同周围的兄弟们,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为了他坐在驾驶舱中,他或许什么都没有想,都来不及想。

就去战斗了。给我印象最深的片段太多了,我首先第一个想到的一幕是当一个中国军人最后一刻撞向那个日本飞机,两人都为各自信仰身亡,中国人民打捞出日本人尸体,从他胸口袋子里取出来一个他的女朋友的信,信里希望他平安回去。中国军人的妹妹当天也和哥哥有过一次愉快的见面,也是最后一次的见面。中国军人的妹妹看到那封日本女孩送给那个日本飞机驾驶者的信,于是做了回信。希望日本民众能够反对日本强权的统治。

这个片段让我十分激动,我尊重这个思想深远的独立女性,她不仅站在中国人民的高度,更站在人性的高度,不再是国家与国家的事情了,她的精神让我非常震撼。影片的结构非常恰当,通过战争影片,转二维动画,任务拜访等结合起来,非常精彩。音效设计很精彩,音乐我略有涉猎,所以音乐与视频穿插合理的让我敬佩,配合情节让我心潮澎湃。我对于影片各种规划具体还不是十分了解,但是给我的视觉是一种享受,足以证明纪录片的优秀。纪录片一直比起其它影视更让我喜欢,所看的纪录片也很多,这部纪录片让我很欣赏,推荐。

篇8:冲天观后感600字

有国仇大恨有儿女情长,其实中国从不缺乏noble spirit他们全是名门望族要么就是受过良好教育或留洋归来的死时候平均年龄23岁。跟当代那些说有用脚选择的名流望族比怕是他们更多些贵族气质。李傲先生有一个系列叫活着就得... 不敢反击只会骂街的或是有些学问明白些事理但只会指指点点整天说制度操蛋自己遇到事情反要跟制度屈服的,只能叫犬儒。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未来怎样不在于你说些什么而在于你当下在做什么。所以甘地才叫圣雄,曼德拉才叫先驱被洗脑几十年了,还没有权利知道真相,可怜,可悲啊!飞行队牺牲了3000万左右英雄,小日本仅牺牲了100万左右,这才是真实的历史,缅怀英烈。要是某国拍出来,那应该是100万消灭3000万,有意义吗?当世人知道真相了,就会觉得你是多虚伪,多无耻!不要遇事就封杀,做掩耳盗铃的事情了,人不是神,牺牲得有价值就是英雄,何必自欺欺人啊!向国军的英雄敬礼,向美国表示感谢(不管它处于什么目的,至少别人提供了先进的飞机)。

“风云际会壮士飞,誓死报国不生还”。《冲天》告诉我们,曾经有这样一群20出头的青年,他们或出生名门,或来自高等学府,满腹学识,温文尔雅,却毅然选择投笔从戎,在蓝天白云间挥洒青春热血,抵御外侮,报效国家。每个冲天的瞬间,都可能是与亲人、爱人,与炽热生命的永别,他们抱着舍身成仁的决心和信念,义无反顾奔赴空中战场。那么多年轻鲜活的生命在空中陨落,终于粉碎了侵略者的企图和计划。“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对这么少的人亏欠这么多”,他们不该被遗忘。

篇9: 冲天鸟观后感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冲天鸟儿飞来了……”剧院中又响起了《冲天鸟》的歌曲。虽然我已经回到了家里,可剧中的一幕幕场景时常在我脑海里跳动,《冲天鸟》的歌曲也时常在我耳畔回荡……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学校组织五、六年级的同学去诸暨剧院看课本剧――《冲天鸟》,下午 : 0分,我们准时在大操场集合,大家都是有说有笑,兴致勃勃的。有的在议论会是什么样的剧情,有的还在讨论和谁一起坐……

来到剧院,我们依次坐下,不一会,《冲天鸟》的表演者就出场了。这部课本剧的主人公(郑小月)虽然家里穷,读不起书:要让年迈并生病的父亲为她到处借钱,年幼的弟弟为了让姐姐读书,不惜旷课为姐姐采药赚钱;可是她的志不穷,正因为这样,她以自己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中学,也因为这样,村主任送来了村民们募捐的钱来供小月上学。看到这儿,我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平时,我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像泡在蜜里一样,哎,真是惭愧呀~~

来到了城市的小月,学习更加努力了,她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在餐厅里打工赚钱。有一次,小月正在路旁推着一车东西,正巧,她爸爸为了不拖累她,竟来到城里来卖报纸。父女俩的目光相碰了,我看到了小月的目光,她的眼睛中出现了既惭愧又惊奇的目光,她惭愧自己为什么到城市里来读书,拖累父亲;惊奇父亲为什么会来这儿?父亲看到女儿在推车,心有不舍,当然去帮女儿一起推车。这时,父亲的腰更弯了,可我感到他远去的背影却越来越高大了……

过了几天,班主任刘老师推荐小月去参加全国奥林匹数学竞赛。郑小月带着父亲的希望,老师和同学们的期待出发了。当她回来时,她已经取得全国奥林匹数学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迎接她的不仅仅是老师们的祝贺,同学们的欢迎,还有父亲留给她的一封信,当她看这封信时,我想:这哪是一封信啊!明明是父亲留给她的遗书啊!出乎我意料的是,小月没有气馁,摸摸眼泪说:“我一定要学习冲天鸟的那种精神:‘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冲天鸟儿飞来了……”是啊!冲天鸟儿又飞来了~~我们应该学习冲天鸟的那种精神: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猜你喜欢